6月14日,一名叉车司机正在把冷库里的香梨转移到冷链车上。(记者 姚成 摄)
众所周知,库尔勒香梨是库尔勒市的一张名片,很多人都是因为这种水果认识了这座城市。随着林果业产业化的发展,各种技术手段在不断提高,贮藏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如今,不同城市的人们想在不同季节吃到库尔勒香梨,也早已不是奢望。
6月14日,记者来到以种植和销售优质库尔勒香梨而被人熟知的巴州沙依东园艺场。1986年,巴州沙依东园艺场修建了一座库容量为500吨的专业化香梨保鲜冷库。在此之前,果农都是用传统方式贮藏香梨。在冷库工作多年的徐业江,见证了贮藏方式的变化。
三种贮藏法凸显传统贮藏方式的演变
据1994年出版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记载,果农历来对香梨贮藏比较重视。最早使用的是沙藏法,即在屋内墙角处挖井式坑(如馕坑状),一般深60~80厘米,口径约50厘米。贮藏时,先在坑底铺5~6厘米带湿度的细沙,然后每放一层香梨,加放一层湿细沙,直至坑口,多用麻袋、木板封口。后来,又有了半地下室贮藏的窖藏法。窖址多选在地势较高的背风院内,长宽由贮藏量而定,一般深约3米,为土木结构,并留有通气窗和门。窖顶架小檩条和椽子,上铺苇席,压上20厘米厚的土层,糊泥即成。
随着香梨外销量增大,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全州先后建立起2.28万平方米的简易贮藏库,其中巴州沙依东园艺场有26个,每个面积为500平方米,共1.3万平方米。在巴州沙依东园艺场冷库技术总监徐业江的带领下,记者在巴州沙依东园艺场二分场和四分场见到了几处这样的简易贮藏库。走进一处已改作储物间的简易贮藏库,记者感到一股凉意迎面扑来,可见,当年主要靠温度和湿度来贮藏香梨。
57岁的徐业江说,他在1985年时曾经修建过简易贮藏库,十几个人大约要干两个月。香梨采收后,在地上一层层铺开,堆起来近一米高。由于香梨腐烂后会相互影响,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把腐烂的香梨翻出来丢掉。
建冷库折射香梨产业链初步形成
1986年,沙依东园艺场修建了一座建筑面积1572平方米、库容量为500吨的香梨保鲜冷库。后来,农垦系统的外贸单位也相继建成规模不等的冷库,改善果品贮藏条件。当时,徐业江还在一家单位从事制冷方面的工作,听到这个消息,他敏锐地意识到,林果业特别是香梨产业可能要迎来发展的“春天”,因为贮藏方式较过去有了大幅度改进,这意味着香梨产业链慢慢形成了。
根据巴州林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州林果基地面积增至近20万亩,产量超过3.5万吨,开始出现以香梨为主的生产、贮藏、运输、加工和购销等多个产业链环节的联合,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开始出现,附加值更高的林果产业快速发展。
1991年,徐业江被正式调至巴州沙依东园艺场冷库工作。在内地专门学习过制冷技术的他,被当时园艺场的领导“相中”。
徐业江回忆,那时,冷库的制冷设备没有现在这样先进,甚至在香梨入库后,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墙上挂的温度计来掌握温度,隔一会儿就要去查看。而现在,制冷设备可以将冷库的温度恒定控制在所需的温度。
“从香梨采收后到春节前,工作人员都是两班倒,冷库24小时都能看到大家忙碌的身影。”徐业江说,当时,巴州沙依东园艺场的香梨走俏国际国内市场,远销到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香梨都是从这座冷库“出发”的。
万吨冷库见证产业化发展
徐业江回忆,他进入巴州沙依东园艺场冷库工作至今,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不仅仅是贮藏方式和技术手段在进步,冷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一座冷库的工作人员刘阳说,随着香梨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冷库的库容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果农和香梨收购商的需求。2000年以后 ,不少个人建设的冷库应运而生,几千吨甚至万吨级的冷库屡见不鲜,这也见证了林果业特别是香梨产业的发展。
根据巴州林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香梨产业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农民零星种植、自给自足的分散经营模式,发展到集中连片、规模种植、企业基地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从1980年不足1.4万亩的种植面积,发展到现在近60万亩的香梨基地,年产量48万吨,有保鲜库一百余座,保鲜容量60余万吨,这都体现了我州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划定香梨产业发展区域,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决心。
徐业江说,从参加修建简易贮藏库到去冷库工作,他用30多年时间亲身见证了香梨贮藏的变化——“条件从最简陋到现代化,要求从最简单到高标准,效果从不易掌握到精准控制。现在,林果产业都在提质增效,作为贮藏环节,我们也会与时俱进,不断向前。”(记者 姚成)